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合成清潔劑是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因將製造肥皂的原料--脂肪移做其他用途而發明的肥皂取代物。它於1930年代問世後,由於較便宜且洗淨力較強,到了1940年代,已被普遍使用而取代了肥皂的地位。當時美國市面上的清潔劑中大多數是以烷基苯磺酸鹽(ABS)做界面活性劑。而在1947年,美國賓州Mt.Penn.市的污水處理廠就遭遇到清潔劑泡沫問題的困擾。 他們發現在處理槽的表面,漂浮了無法消除的清潔劑的泡沫,並且隨風飄揚。隨後又發現,當時無法以生物處理方法將清潔劑中的界面活性劑完全分解,界面活性劑的殘餘部份,隨著放流水排到河川時,不但會影響水中魚類,並且可影響下游的水質而造成污染問題。從此人們開始察覺到,合成清潔劑雖然使用方便,卻帶來了環境污染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  1954年,美國BoganSawyer兩位學者,率先開始研究表面活性劑的生物分解性,過許多學者多年研究後,發現界面活性劑分子,在苯環上的碳鏈如有分叉(如ABS),則不易被分解,且分叉程度愈多愈不易被分解;反之,若為直線形的碳鏈(如LAS十二烷基苯硫酸納),則容易被生物處理方法完全分解。於是稱以ABS為界面活性劑的清潔劑為硬性清潔劑,以LAS為界面活性劑的清潔劑為軟性清潔劑。 1965年以後,硬性清潔劑已在美國市場上絕跡了。目前LAS使用量很大,由於具有良好洗淨力,價格又低廉,因此廣泛應用於家用清潔劑配方之中。LAS係價格最低的一支,是家用及工業用清潔劑的主要配方之一。但對皮膚的刺激性大,不適合做為洗髮精、沐浴乳等個人清潔用品。 另外輔助劑磷酸鹽在污水處理過程中,很難被去除,磷質會造成河川湖泊中藻類的大量繁殖,影響水中其他生物的生長,所以清潔劑中的輔助劑,亦帶來了環境污染的問題。因此在1965年以後,科學家們又致力於尋找清潔劑中磷酸鹽的取代物。不久發現,NTA(基三乙酸)可代替磷酸鹽在清潔劑中的地位,於是當時市面上「不含磷酸鹽」或「低磷酸鹽」的清潔劑就風行了一陣子。但是在1970年底,美國醫學組織提出報告認為NTA可能為致癌物質,因此NTA的地位,開始走了下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另外一種被稱為「壬基苯酚」類界面活性劑(NPEC),根據中央大學化學系丁望賢副教授所發表的「壬基苯酚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台灣水環境中之分析與調查」報告中指出其殘留物質在水環境中不易再被分解,使得此類機物質在世各國河川皆被檢測到,其濃度足以影響水中生態,而被廣泛研究。 其中壬基苯酚(NP)之化學結構與動物的雌性激素結構相似,且已被證實為一環境荷爾蒙,其會干擾內分泌激素的調節機制,使得動物後代失去性別特徵,而喪失繁衍能力。台灣目前每年生產及使用約46千公噸壬基苯酚類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,相較於其他工業化國家有泛濫的情況。尤其台灣目前衛生下水道普及率只有4.7﹪,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河川中,造成河川嚴重污染。由中壢市老街溪初步的採樣分析結果證實,水樣中「壬基苯酚」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濃度,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濃度甚多。 未來恐怕會有更多的人工合成化學物質,被證實為致癌物或為影響生物生殖系統之環境荷爾蒙物,因此減少合成清潔劑的使用,使用天然及獲頒環保標章清潔劑,將是確保各個人健康及維護自然環境之最佳環保行動。(網路轉載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舒優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